跳到主要內容

[英國:出走倫敦]Canterbury坎特伯雷觀光指南(上):交通、西門公園、坎特伯里大教堂


4月12日 星期二
在結束第二學期的後一天,終於再也沒有藉口駐守(X)宿舍,決定要出走倫敦後,第一站就獻給朝思暮想的坎特伯雷。(高中的時候聽說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後就一直心懷好感,大概是因為當時是和十日談及神曲一起學的,相較之下"故事集"聽起來有趣多了;再次見到則是在洛杉磯的杭庭頓圖書館裡的原本,書中精緻的插圖、燙金和裝飾讓人印象深刻。)
出門前先在網路上訂了火車票,早上10點從St. Pancras出發、下午4點半返回,時間正正好都落在super off-peak時段內,來回只要30.3鎊,車程依車種60~90分鐘不等。(Note 網路訂票到火車站只能用機器取票,去窗口會被不耐煩的趕走;往倫敦東南方的火車月台在二樓)

↑車票上並沒有註明時間,所以我猜只要在super off-peak時段內往返都是可以的。
依稀還可以辨認出古城的環狀範圍,粉紅色是主街


↑坎特伯雷火車站有東站和西站,兩站離市區步行距離皆為5分鐘,並無顯著差異。
(真喜歡英國到處都有的花店/鋪)

出了車站右轉直走看到sainsbury local左轉就會看到城門

今天是星期二,雖然天氣非常適合出遊,但是坎特伯雷的遊人之多實在出乎意料,當天的遊客主要組成是老人、親子和學生,感覺是個非常受到英國人青睞的地點。


在進城門前會經過一條河,沿著河岸的綠地是Westgate公園,春天的西門公園非常漂亮,除了照顧得宜的花卉植栽,還有撐篙的遊船。
一株由2003~04年坎特伯雷市市長Martin Vye種植的櫻花樹
遊客中心暨皇家博物館(其實很小)拿地圖
somehow風格和西敏寺有點像的坎特伯雷座堂(Canterbury Cathedral),是目前英國國教會首席主教座堂所在,而有沒有主教座位也是Cathedral和一般Church的差異。(學生門票10鎊)
部分建築正在維修,主要是彩繪玻璃的部分。我很喜歡這個告示板,它除了向遊人解釋工地正在進行甚麼樣的施工,也談為什麼需要維修、如何進行維修以及花了多少錢維修等等問題。讓即使因此沒有看到原貌的旅客能夠理解,減少埋怨、遺憾等感受。


總地來說,這是個很精緻而完善的教堂,彩繪玻璃的畫風獨特。教堂本身包含一座相當大的地下墓室,也是整座教堂裡唯一禁止拍照的空間。裡面除了數個祈禱室,還有一尊由重建時留下的鋼丁勾勒出的人體輪廓,該藝術品象徵著人體不過是靈魂暫時的居所,而做堂也經歷著無數靈魂的往來。除此之外由於今年是莎翁誕辰400周年,地下墓室也展出了當年莎翁作品第二版的原本,同時紀念的還有14世紀英文聖經的譯者John Wycliffe。

教堂裡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例如由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點的長明燭火(右圖),代表他們對受刑人人權的長期關注。


主教熊

從來沒有在其他教堂裡注意到過的華麗復活節大型蠟燭(Paschal Candal),於每年復活節守夜時點燃,象徵耶穌復生。


整座坎特伯雷市在二戰時都是德軍轟炸的目標,1942年6月1日的空襲造成的損傷尤其嚴重,所幸坎特伯雷座堂本身受到重點保護,損壞並不大。教堂裡展示了些許相關文物,包括照片和一本記載死於空襲的市民名冊。
教堂外似乎是今年復活節才做好的紀念碑,墓穴模擬耶穌復活時的場景。

逛完教堂大約是一小時,轉眼就是中午,中午在主街的甜點專賣店用餐,有各種鬆餅、法式可麗餅、聖代、冰淇淋等等,價格中等。(5.5鎊)




留言

  1. 天氣好到爆炸耶!!!
    瞿澄澄生日快樂~~~
    阿積想你!!!!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翻譯] Amalia Ulman: 那個在Instagram上愚弄了眾人的女孩

BBC By Cadence Kinsey 7 March 2016 在 2014 年 4 月至 9 月期間, 26 歲的阿根廷裔藝術家   Amalia Ulman  將自己化身為存在於網路世界的   Instagram 女孩 。她使用那些在社群網絡上廣受觀迎的 hashtags ,試圖探討女性如何在網路上呈現自己。這場名為「傑出與完美」 (Excellences & Perfections)  的創作由三個主題組成,依序為「可愛女孩」、「甜心寶貝」和「女神」,這三種是 Ulman 發現網路上最受歡的女性形象。 為了使這份創作更具說服力, Ulman 還為 Instagram 上的她準備了一份劇本,劇情中 Ulman 搬到洛杉磯、和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並在歷經吸毒、隆乳、自甘墮落、懺悔後,最終回歸正軌並有了新男友。這場持續了五個多月的創作為 Ulman 的 Instagram 帶來了近 9 萬人次的追蹤,而直到故事完結 Ulman 才公告眾人這其實是她的作品。 這件藝術創作現正展出於倫敦兩大藝廊,並由於該作品同時包含了社群媒體操作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再製等元素而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件作品的核心議題,其實是想探討網路世代中,人們「線上」和「線下」身分的關係。 當 Ulman 在 Instagram 開始這份創作時,「人們開始討厭我,」她說道,「曾經合作過的 藝廊甚至跟我說:『你必須停止 PO 文,不然人們就再也不會認真看待你了。』」 揭露真相後,許多人批評這份作品根本是場騙局,然而即使這整件作品確實是 Ulman 精心安排的,卻仍然包含了許多真實的成分,例如她在倫敦讀藝術時曾當過伴遊。這些針對作品的批評對於 Ulman 來說正好說明了一件事:人們在真實生活和在網路上呈現的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落差。 真實性 (Authenticity) 一直是社群媒體中的核心概念,一如我們都很熟悉「做自己」、「擇你所愛」等口號。而現在這個概念正由科技公司所強化,社群媒體平台開始鼓勵甚至強制實名制和單一身分。人類學家 Daniel Miller 曾寫道:「一開始網路世界似乎拓展了匿名的範疇,意味著人們可以透過網路展現不同形式的身分、在身分間切換,並相對自由地確保多重身分的安全;但事...

[遊記]藏了整個雨林的加州科學院

加州科學院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營業時間: 週一到週六:9:30 am–5 pm 每週二晚上 6 pm-10 pm 是 NightLife  (供酒和音樂,須滿21歲) 週日:11 am–5 pm (有google review反應4點之後不售票) 逛完全館約 4小時 地址: 55 Music Concourse Dr, San Francisco, CA 94118 週二晚上博物館中間的大廳會變成夜店,邀請DJ和藝術家,還提供調酒。 票價(2018年5月): 成人票 Adult Ticket (Ages 18-64):$35.95 兒童票 Child Ticket (Ages 4-11):$25.95 少年票 Youth Ticket (Ages 12-17):$30.95 學生票 Student Ticket (Ages 18+, ID required):$30.95 敬老票 Senior Ticket (Ages 65+, ID required):$30.95 週二夜間票 $15 (提供私人包場,建議購票前確認是否開放一般民眾入場) Music Concourse Garage 停車費(官網推薦): 週一到週五:$5/hr 週末:$6/hr 適合什麼樣的人: 喜歡珊瑚、海葵、雨林生態、水生館 不建議什麼樣的人: 為了天文去的、期待看到超多各式各樣展品、幽閉恐懼 為了享受人文生活, 上週末決定去探索金門公園,在 Google 上有超過 2,300 則評論,評價4.5顆星的加州科學院當然是首選。評價中很多給低分的人提到門票太貴、停車費太高、人太多、和免費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HM London)不能比之類的。但去過之後,我認為這兩者真的「不能類比」,就像蘋果和橘子一樣。 加州科學院主打的是水生、天文、雨林和自然史,其中水生和雨林都是以活體動物呈現,和雖然規模很大,但全是模型和標本的倫敦 NHM 相當不同,前者著重於自然「生態」,後者是自然「歷史」。再者,NHM 基於推廣大眾教育免門票的設置,也不應被視為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常態。甚至以個人經驗來說,NHM 因為太大而且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