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By Cadence Kinsey
7 March 2016
By Cadence Kinsey
7 March 2016
在2014年4月至9月期間,26歲的阿根廷裔藝術家 Amalia Ulman 將自己化身為存在於網路世界的 Instagram女孩。她使用那些在社群網絡上廣受觀迎的hashtags,試圖探討女性如何在網路上呈現自己。這場名為「傑出與完美」(Excellences & Perfections) 的創作由三個主題組成,依序為「可愛女孩」、「甜心寶貝」和「女神」,這三種是Ulman發現網路上最受歡的女性形象。
為了使這份創作更具說服力,Ulman還為Instagram上的她準備了一份劇本,劇情中Ulman搬到洛杉磯、和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並在歷經吸毒、隆乳、自甘墮落、懺悔後,最終回歸正軌並有了新男友。這場持續了五個多月的創作為Ulman的Instagram帶來了近9萬人次的追蹤,而直到故事完結Ulman才公告眾人這其實是她的作品。
這件藝術創作現正展出於倫敦兩大藝廊,並由於該作品同時包含了社群媒體操作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再製等元素而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件作品的核心議題,其實是想探討網路世代中,人們「線上」和「線下」身分的關係。
當Ulman在Instagram開始這份創作時,「人們開始討厭我,」她說道,「曾經合作過的藝廊甚至跟我說:『你必須停止PO文,不然人們就再也不會認真看待你了。』」
揭露真相後,許多人批評這份作品根本是場騙局,然而即使這整件作品確實是Ulman精心安排的,卻仍然包含了許多真實的成分,例如她在倫敦讀藝術時曾當過伴遊。這些針對作品的批評對於Ulman來說正好說明了一件事:人們在真實生活和在網路上呈現的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落差。
真實性(Authenticity)一直是社群媒體中的核心概念,一如我們都很熟悉「做自己」、「擇你所愛」等口號。而現在這個概念正由科技公司所強化,社群媒體平台開始鼓勵甚至強制實名制和單一身分。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曾寫道:「一開始網路世界似乎拓展了匿名的範疇,意味著人們可以透過網路展現不同形式的身分、在身分間切換,並相對自由地確保多重身分的安全;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臉書不僅讓我們失去了匿名的可能甚至威脅到個資安全。」但是我們都知道,即使社群媒體千方百計想提升真實性,我們對於自己的網路身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從這個層面來說,Ulman的行為和一般人沒有甚麼不同。
於是問題出現了,關於我們期待藝術「是什麼樣子」以及我們期待藝術「應該做到什麼」。Ulman在「傑出與完美」中對女性刻板印象的再製激怒了一些人,作為女性主義藝術作品,Ulman並沒有沿襲過去多數人挑戰身分定義的做法,反而以社會形象崩壞的女藝人作為靈感來源,選擇能獲得最多點讚和分享的狗血套路作為創作藍圖,畢竟「女孩越傷心、酸民越高興」。
Ulman試圖做的,是透過「傑出與完美」觀察人們如何回應和評價女性在特定脈絡下呈現的網路形象。Ulman的instagram大受歡迎,正是因為它合乎了多數人的期待,而使這份創作在揭露前具有可信度的原因,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於那樣的劇情感到熟悉:崩壞、悔過、拯救。
像點讚和分享這樣的反饋行為,是社群媒體商業模式的基礎。如今的社群網站用越來越標準化的模板,縮限我們呈現自我的方式(試回憶無名小站的個人化頁面和臉書的差異),並經常將我們的身分,透過一個又一個下拉式選單轉化為電子資料。這種下拉式選單機制對於臉書和instagram等賣資料維生的網站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標準化的資料輸入確保了結果的品質」,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José van Dijck如是說。總的來說,網路不僅沒有使我們逃離傳統論述、行為和表達形式的桎梏,還時常再製了這些窠臼。人們必須瞭解到網路並非區隔於現實生活外的虛擬領域。
「傑出與完美」並非Ulman對網路社群的第一次探索,她在2012年時就曾以f/f為題,檢視南美洲社群網站Fotocumbia 和 Fotolog。「傑出與完美」同時也對Ulman作為年輕女性藝術家的身分提出了銳利的省思,Ulman2014年時在紐約的一場展出中曾提到,「女性藝術家應該是什麼模樣?她應該如何舉措?藝術品的價格和妳的長相成正比」。「傑出與完美」廣泛地獲得了世人的興趣,似乎也告訴了我們,關於權力、特權和聲望的建構,無論是在社群媒體還是藝術圈,並沒有太大差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