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聊聊《The Affairs週刊編集》Vol.07(Dec. 2017)法蘭岑、阮越清、桂綸鎂


我實在沒想到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會在做這件事,但有何不可呢?(原本十月底的時候還想寫一篇《如何讓編輯愛上你》呢)
TA籌備半年多,真正開始發行是今年六月的事,第七期於我而言是做得最辛苦的一期,因為譯稿是當期的、訪問是當期的、邀稿也是當期的,這些原本對一個媒體來說理所當然的事,在種種條件下都變得無法從容以對。
會想寫《聊聊TA》的一部份動機當然是為了記錄,但同時也想給對TA內容有興趣的人提供一些參考,畢竟每一期動輒十萬字,的確很容易錯過一些值得一看的內容。不過為了避免淪為長篇目錄,本文僅以TA編譯和自產內容為範疇。

現在拯救世界會太遲嗎?強納森・法蘭岑論川普美國元年

這是一篇因為在頭版頭,所以不得不提的文章。該文始於法蘭岑在2015年4月投稿於《紐約客》的文章,述說他身為愛鳥人士,實在不希望人們都把資源浪費在早就沒救了的暖化議題(對他來說可能是個假議題,因為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而是多想想還有救的鳥類保育之類的事。結果招來排山倒海的批評,並就此成了眾矢之的,於是才有了2017年11月的這篇《衛報》投書
所以,沒錯,這其實並不是一篇批評川普的文章,雖然法蘭岑些略哀悼了貼文盛世下的散文之死,但在此導致世界需要拯救的也不是川普。本文只不過是一篇知名作家在筆戰兩年之後,在歲末年終之際,想饒過自己也饒過別人的一篇勸世文,然而儘管略帶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寬恕」和「自省」儼然十分適合十二月的氣氛。

歷史與記憶的辯證——專訪小說家阮越清

《同情者》是美籍越裔作家阮越清以越戰為背景撰寫的小說,該作以間諜的雙面性暗示了歷史的多貌,這次藉著中文版即將在台灣上市,我們以書面訪問了他,整篇訪談都很有可看性,甚至是很好的導讀文章,在此謹以我最喜歡的一題為例:

編: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寫道,雙語的知識分子是「寂寞的」、「與牢固的本地資產階級失聯的」。你會如何形容你的孤單?寫作是否會紓解你的孤單?

阮:我生於越南,卻在美國長大成人。在美國長大時,我自覺是我父母越南家庭裡的美國間諜,在外頭則是美國世界的越南間諜。我當然寂寞,因為在兩個世界我都難以自得,多少和我的雙語能力有關(我輕鬆掌握英文,卻丟失了很多越南文,還要從頭學過)。然而,安德森指出,雙語能力並非是讓人與資產階級疏離的唯一因素,你還要是個「知識分子」。我從小就渴望成為知識分子,雖然我可能不會如此措辭。我很愛讀書、愛問問題又多疑,而且嚮往「文化」,一種非中產階級的價值,無論對象是美國或越南文化皆然。我不相信美國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比方說越戰,但我也不信任越南難民的觀點。
我在兩種文化和意識形態裡頭都不自在,所以我很寂寞。寫作是個處理許多疏離問題的方法,也有助於回答我對自己身分、歷史、政治、文化和歧異的疑問。但寫作從不會排遣孤單。
作家是非常寂寞的職業,能享受寂寞才能當上作家。作家沒道理要排遣寂寞。排遣孤單的並非寫作,而是寫作帶來的事業成功,兩者截然不同。諷刺的是,現在我希望我能再孤單一點,希望大家讓我獨處,別再叫我參加講座、訪談或讀他們的書,我才能重返我那疏離的自在孤獨。

White Noise〈長大的聲音〉

「17歲的講話方式是非常直接的,完全沒有任何思考的節奏,沒有拖沓和遲疑,那時候是非常利索的,斷句也『噠、噠、噠、噠』的非常明確且明快。長大之後你開始猶豫了,你開始會擔心別人聽得懂嗎,或者是大家情緒感覺如何,你會照顧的事情比較多,你的語彙和節奏也就會變成現在這樣。」

這一期的別冊封面人物是桂綸鎂,朋友們都對於能採訪桂綸鎂感到不可思議,但對於一個關在辦公室裡一年的人來說,能出門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足以令人感到欣慰。
採訪是一種專業技術,一種我還沒掌握的專業技術。要做好一段訪談,既是勞力、也是勞心之事。勞力能處理的是,訪問對象的生平、作品、新聞和既往訪談,而真正困難的部分在於,要如何將這些資訊和即將坐在你對面的受訪者串聯在一起。在爬梳資料的過程中,你既是旁觀者,也是當事人,必須盡可能按圖索驥地走過他的經歷,揣摩他的選擇,最後停在他現在所處的位置,然後跳出來。
然而就算做足了功課,現場又是另一回事。訪問的當下經常腦子一片空白,整理時才發現有未竟之處。此外,還有一個我不太確定的心得:訪問不是對談。訪談者的話語中可能有矛盾、有盲點,但不一定需要在訪問中被解決,因為那就是他當下的狀態。

除了以上這三篇,〈歐洲流浪匠人為舊日傳統續命〉很有當代童話的味道、寫給女兒的信〈什麼事物值得我們為之而活?〉則十分雋永(而且作者超帥)。

Photograph by Martin Lengemann / laif / Redux
以上

番外篇:愈在地愈國際,嗎

今天去福斯的試片室看動畫電影《幸福路上》,影廳小小的但很棒,還有一股新車的味道(?),辦公室裡充滿了各種電影周邊,十分喜歡。電影的轉場和剪接令人驚艷,雖然故事和我的成長經歷不太一樣,不過確實耳目一新,而在採訪過導演得知角色的原型之後,更是多了一分唏噓。 關於「在地化就是國際化」的論點,今天剛好看到文青別鬼扯的鬼王談到此事,才知道原來台灣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區域都已經信奉該主張已久,尤其是鄉鎮再造方面,執行者們深信越在地越有國際化的潛力(我以為這還是新鮮事,顯示為一個完全是個沒有在江湖走跳的人)。 鬼王在文中舉了嘉義六腳鄉蒜頭餅和韓國泡菜為例反駁,認為許多國際化的事物的確都具有在地特色,但這不代表在地化是走上國際舞臺的觸發條件,如果商品本身不吸引人,強調產地大概也只有號召原鄉者情感的功能。簡言之,他認為「越在地越國際」實際上是邏輯錯亂的主張。 雖然切入點不太一樣,但我相當同意鬼王的結論。在我看來以產地為賣點的商品很大部份強調的是異國風情,販賣的其實是一種想像,這種想像經常與現實脫鉤(如夏威夷豆其實產自澳洲,或是沒人知道在哪的波西米亞),但是沒關係。 重點在於目標族群要對包裝商品的文化有所想像,而不是一片空白。這種想像的塑造和經營是非常困難且充滿機運的。法國是浪漫,日本是精緻,紐西蘭是自然,台灣的標籤是什麼?
annie(@redsleevves)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Tomaty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英國:出走倫敦]Canterbury坎特伯雷觀光指南(上):交通、西門公園、坎特伯里大教堂

4月12日 星期二 在結束第二學期的後一天,終於再也沒有藉口駐守(X)宿舍,決定要出走倫敦後,第一站就獻給朝思暮想的坎特伯雷。(高中的時候聽說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後就一直心懷好感,大概是因為當時是和十日談及神曲一起學的,相較之下"故事集"聽起來有趣多了;再次見到則是在洛杉磯的杭庭頓圖書館裡的原本,書中精緻的插圖、燙金和裝飾讓人印象深刻。) 出門前先在網路上訂了火車票,早上10點從St. Pancras出發、下午4點半返回,時間正正好都落在 super off-peak時段 內,來回只要30.3鎊,車程依車種60~90分鐘不等。(Note  網路訂票到火車站只能用機器取票 ,去窗口會被不耐煩的趕走; 往倫敦東南方的火車月台在二樓 ) ↑車票上並沒有註明時間,所以我猜只要在super off-peak時段內往返都是可以的。 依稀還可以辨認出古城的環狀範圍,粉紅色是主街

2018 紐約百老匯《Sleep No More》劇情攻略

今天七月初又去紐約玩了一趟,而這次最大的亮點絕對是外百老匯的《Sleep No More》。以下簡單敘述一下這次看劇的經驗(買票、交通、 注意事項 等在此不多提): 《Sleep No More》是一位在波士頓工作過的朋友介紹的,回家上網查了資料發現的確很有趣,因此即是票價不菲($120)仍毅然決然地訂了票。 國內外很多人推薦不查資料直接去體驗,但我個人十分不建議這樣裸看戲。第一,對於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有再刷的可能,因此即便事後做功課發現想看的劇情,也沒機會再訪了;第二,這是一齣潛劇本極多且極為隱晦的戲,對相關文本不夠瞭解的話肯定看不懂。而這也是本文的初衷。 此外,這齣戲也有點運氣成分。例如,如果你沒有買到七點的票或抽到數字很靠前的牌,進場的時候戲都演一大半了;或者,如果你一開始沒跟到主角群,九成九會看不懂配角和主要劇情之間的關係。所以如果想更投入這場表演,事前多看點資料還是必要的。 先說我跟的角色順序(7:15的票,Q牌,進電梯時間約8:00):馬克白-麥德伕夫人-班克-調酒師 進電梯的時候確實就像其他人說的,三樓會放一人、四樓放一半、五樓放一半。另外,如果我沒聽錯的話,叫牌會從A開始到K,而被叫到的會包含之前沒進去的數字,例如叫10號,1~9的也可以進去。所以如果想和朋友抽到不同數字但又想待在一起,可以以牌面靠後的為進場時機,然後記得別最後一個進電梯。 最精彩的兩場戲 第二次預言(參與角色為馬克白和三巫):全場用快速閃光製造定格效果,描繪馬克白殺人後的癲狂,以及之後即將發生的慘案,整場戲極其驚悚。看著大量鮮血流過馬克白赤裸的身軀,再看著光頭女巫預言王位和嬰孩血案,雖然眼睛被閃到痛,但心裡一直大喊太值得了。 宴會廳(全角色參與):超級有戲的一場戲(?)整段用慢動作呈現,從下方打出來的綠橘色光線詭譎異常,每個角色的情緒都非常飽滿,並且因為是慢動作,讓觀眾有機會仔細端詳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人印象深刻。 劇情與相關文本 莎士比亞《 馬克白 》:(主劇情) 巫師向領主馬克白和班克透露,預言馬克白會當上國王(撲克牌K),而班克的子孫也將統治王國。馬克白回家和妻子說明此事,妻子慫恿馬克白弒君,並在舞會中借機在國王鄧肯的飲料中下毒,讓丈夫有機會在國王熟睡時將其悶死。事後馬克白夫婦不斷爭吵,陷入無止盡的罪惡感。在極其戲劇性的第二次預言後,馬克白用...

[讀書]女性不只是主角,也是反派、跟班、車夫、獄卒和路人——《Monstress》

《Monstress》非常血腥,幾乎每一頁都有人身首異處;女主角梅卡(Maika Halfwolf)則宛若憤怒的化身,拒絕任何人的接觸。這部由華裔美籍女作家 Marjorie Liu (以下簡稱M. Liu)撰寫劇本,日籍女畫家武田沙奈(Sana Takeda)繪製的漫畫,是一部華麗而可怖的暗色調奇幻作品。 M. Liu 的父親的是台灣人,美國人母親則有法國、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血統。如同幾乎所有華裔家庭的對兒女的期待,M. Liu 自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執業律師 ,在興趣與職涯間掙扎。26歲時,她藉著兼差替 Marvel 寫 X 戰警小說,踏入了漫畫劇本的行列。在 《大西洋》的訪問 中,M. Liu 聊到替 Marvel 工作的經歷:「那個過程既絕妙又令人沮喪,因為你仍然是在為一間公司工作,任何你寫的東西終究不屬於你。我投入很多在角色上,卻會在某些時候突然收到通知『故事該結束了』。」 《Monstress》是一個全新的創作,以末日後為背景,講述一個人類、先祖(Ancients)、古代神(The Old Gods)和魔族(Arcanic Halfbreeds)共存的世界,擁有所有奇幻作品的必備元素:長城、巫師、混血兒和為出身所苦的主角。唯一不同的是,在這塊中土上,幾乎沒有男性和白種人的身影,是 藍色小精靈法則 ——眾多男性搭配唯一女性角色——的翻轉版。然而,儘管《使女的故事》和《機械姬》等作品是啟發了 M. Lui 在內的女性主義巨作,但在她看來,這些作品仍未脫離男性的凝視。「在父權框架裡,女性的賦權和情慾化形影不離,但這麼做是危險的,男性因此成為受害者,也總是被害。」M. Liu 如此告訴 《紐約》雜誌 。《Monstress》不是一個性別換置的故事,而是一個完全由女性演繹的劇本。女性不只是主角,也是反派、跟班、車夫、獄卒和路人。 《Monstress》的畫風無疑是華麗的,裝飾性的線條佈滿衣袍,而這樣的細節也延伸到了角色的臉孔。主角梅卡始終緊皺的眉宇,是 M. Liu 給女性的第二層解放。「我並不是說憤怒絕對是好的,但憤怒可以是動力和意志力的來源。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允許女性表露憤怒,憤怒的女性是歇斯底里的婊子;但男性的憤怒卻是一種氣概、權力與智識的展現。」她在 《大西洋》的訪談 中說道。即便是面對族人和小孩,梅卡仍...